强化教案设计能力 筑牢幼教实践根基——我院学前教育专业教案研讨研修营圆满收官
为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对“健康、语言、社会、科学、艺术”五大领域活动的整合设计与优化能力,强化教案中教学目标与流程的适配性,我院于11月12日专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举办五大领域教案研讨研修营。活动通过分组剖析、成果陈述、导师点评等多元环节,助力学生掌握学前教案设计的科学方法,为后续幼儿教学实践奠定坚实基础。
多维研讨:以指南为纲,精准优化教案设计
活动中,各小组自选主题,围绕五大领域教案初稿,以《3-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》为理论依据,从“领域均衡覆盖、目标贴合年龄段、流程闭环设计”三个核心维度展开深度研讨。通过拆解指南中的关键发展指标,结合幼儿认知规律与教学实操逻辑,形成“问题诊断-方案优化-效果验证”的完整研讨链条,确保修改方案的科学性与可操作性。
领域聚焦:案例驱动,强化教学针对性
健康领域:针对“美食制作类”教案,学生提出“补充食材健康特性讲解”,并建议在教案中设计“食材营养对比表”,通过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食材的颜色、形状、口感,结合教师讲解营养价值,帮助幼儿建立“均衡饮食”观念,强化针对性健康引导。
社会领域:在“角色扮演类”教案中,学生建议“细化角色分工与互动规则”,并设计“超市购物”“医院就诊”等真实场景,要求幼儿在角色扮演中明确“收银员”“顾客”“医生”“患者”等职责,通过模拟交易、问诊等互动,增加幼儿社会交往的实践机会。
艺术领域:针对“手工创作类”教案,学生提出“融入文化元素”,并建议结合传统节日(如春节、中秋节)设计剪纸、泥塑活动,通过展示节日习俗、讲解文化内涵,引导幼儿在创作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,拓宽幼儿创意表达的文化视野。
成果陈述:问题导向,深化领域融合
在成果陈述环节,各组代表展示研讨成果,既清晰指出教案在领域融合、目标设定、流程衔接上的不足,又结合领域关联性提出优化建议:
科学领域:在“风力测试大比拼”中,新增“绘画记录实验结果”的艺术环节,促进跨领域学习。
语言领域:针对“皮肤国的大麻烦”教案,提出“加入防晒情景模拟游戏,强化知识应用”,提升幼儿的实践能力。
陈述内容紧扣各年龄班教学实际,展现出学生对五大领域教学的深刻理解与创新能力。
导师点评:专业指导,指明提升方向
班导师对各组成果进行集中点评,肯定学生“精准捕捉问题、结合幼儿发展规律提出改进方案”的专业表现,同时针对“领域融合表面化”“改进建议缺乏实操细节”等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。强调“五大领域教案设计需形成‘目标-活动-评价’完整链条,改进建议要明确活动时长、师幼互动方式、材料准备等具体细节”。
持续赋能:深化研修活动,培育高素质幼教人才
此次研修营有效提升了学生的教案设计、分析与优化能力。未来,我院将持续开展贴合教学实际的研修活动,助力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幼儿教育工作者,为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。

(供稿、供图:戴胤)
